供稿单位:互联网 责编:新航道小编 浏览 0次
2014年9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规定,将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、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、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等。12月,教育部出台《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》和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》,作为两个重要配套政策文件,对高考改革进行了细化。
“不分文理科”“考生总成绩由语数外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”“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”……高考改革蓝图渐趋清晰。
高考变了,对中小学教学就会有影响。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学?
高考“指挥棒”一动,中小学也需随着指挥棒“动”起来。众所周知,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、影响深远的深层次变革,可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。随着“全科覆盖”“分类考察”“不分文理”“两次机会”“自选三门”等措施的推出,多年来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的教育模式将被打破。
“一把尺子”没了,中小学更要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,因校而异地开展分层教学、分组学习、选课制和“走班”教学等改革尝试。
此次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科学选拔人才,促进教育公平。因此,中小学要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,承认学生差异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,以教师、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必须摒弃。同时,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改革,中学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,重视发挥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、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。
高考改革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,考出学生的综合能力,为国家挑选出人才。因此,围绕改革方向,中学应在培养方式、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全面变革。高中课程要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开设,比如历史课,要培养学生梳理中国历史脉络、纵向思维以及进行不同文明比较的能力。
高考“指挥棒”的转向将引导基础教育不再只注重“书面”,而是要从小进行能力培养,把应试性高考变成能力性高考,把知识点的考查变成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。而在高考题型、内容设计上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、思维能力,比如语文,就不能考偏词、怪字,而是要更多地考察欣赏、分析语言的能力。
免费资料领取
成都新航道课程咨询,欢迎拨打免费热线:400-998-6000
成都新航道英语培训学校开设:成都雅思培训、成都托福培训、成都sat培训、英语口语培训、个性化1对5,1对1学习、剑桥青少英语、剑桥商务英语.
更多雅思资料请扫描二维码